80后明星作家遭遇中年危机郭敬明韩寒转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0/
来源:证券日报年,还是一名高中生的韩寒以一篇《杯中窥人》在当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上一战成名。两年后,年仅18岁的郭敬明独身前往上海,一举夺得第三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历史总是如此相似,倒推十年,年少成名而又风格迥异的郭敬明与韩寒,不仅是报刊亭中对垒相争的80后明星作家,也皆是新闻头条的常客。巅峰之时,郭敬明名下的最世文化成立三年估值即近7亿元,韩寒主控的亭东影业4年内完成三轮融资。3月伊始,据多家媒体报道,郭敬明旗下的四家公司被接连注销,包括柯艾文化、旗下作者笛安持股的上海令秧文化等,而由主力作家落落主编的《文艺风象》也面临停刊困境。另一厢,曾被打上“另类青年”标签的韩寒,已经学会与商业世界和平共处。在与负面频出的网红餐厅“很高兴遇见你”划清界限后,韩寒花在电影和投资上的心思越来越精细。但随着商业化这条路越走越远,以青春文学声名鹊起的两人,却鲜少再有新作问世。在更多书迷看来,自新概念出身20年后,郭敬明与韩寒构建起了繁杂的资本版图、挖掘了更多快速变现的方式,但眼下扩张也好收缩也罢,只是再无时间提笔写字了。文学商人郭敬明郭敬明成名的起点,仍源自于文学本身,但其发展之路却颇具争议。“中国文学上从未出现过这样的现象,一个作家转型为一个成功的全能策划人”,在业内看来,虽说文学是个包罗万象的林子,但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仍占主导,文学活动家乃至文学商人就有些边缘化的意思。但郭敬明,却是后者的杰出代表。年,业已成名的郭敬明成立工作室“岛”,主编《岛》系列杂志,最高发行量达40万册;年底其成立柯艾文化,出版刊物《最小说》,年该公司版税收入即破千万元;年,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由郭敬明%控股。他对于个人身份的定义异常明晰,“我对作品或文学事业没有像其他作家那样,飞蛾扑火一般地把整个身心都投进去。小说可能只占我人生的一部分,甚至一半都占不到,我还有其他大部分事,比如公司。”彼时,围绕最世文化,郭敬明以“THENEXT·文学之新”选拔活动,挖掘了萧凯茵、卢丽莉、陈晨等一众年轻作者,建立深度商业合作模式。借助最世文化的运作体系,其旗下作者“明星化”、“偶像化”效果明显,在青少年群体中有着强大的粉丝基础。据《外滩画报》此前的报道,最世文化旗下80余位签约作家每年为图书市场贡献2亿元,旗下《最小说》、《最漫画》、《文艺风尚》、《文艺风赏》等期刊的发行量,一度超过全国传统文学期刊的发行总量。如今回顾,那是最世文化与“作家”郭敬明最为辉煌的时期。年、年、年,郭敬明分别以1万元、万元、万元的年度收入登顶中国作家富豪榜。年起,郭敬明跌出该榜单前五,此后逐渐下滑。与之对应的,是其文学作品的出版时间停留在年。“作家”郭敬明,逐渐转向了“商人”的角色。年6月份,郭敬明电影处女作《小时代》上线,首日票房万元,刷新国内电影市场2D影片首日票房纪录。此后三年时间内,小时代系列电影的4部作品累计收割近18亿元票房。根据影片出品方和力辰光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其在年的电影销售收入主要来自于《小时代》前两部作品,毛利率高达69.52%。商业上的成功,使得郭敬明与最世文化备受资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angtxsheji.com/gyhjs/gyhjs/150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