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我书里的主人公普遍都很孤独

编者按:11月13日重庆西西弗书店举办的《上海堡垒》签售会暨书迷见面会上,出版人小邪向作家江南提问,说到他书中主人公的孤独感以及路明非、楚子航、江洋的角色对比问题。作家江南作了如下回答。内容根据作家口述回答记录,并有相关整理。各位读者好,我来给大家说一些这个话题吧。事实上这是一个文学问题,我并不太愿意讨论文学问题,首先我想说我虽然是个文学爱好者但是对自己在文学上的造诣是没有太大把握的,其次我的读者们也未必都会从文学角度去解读我的作品。不过,这真的是个很好的问题,那么容我试着回答。我曾经发过一条微博讲述我在创作方面的某个理念,我说,“时至今日我对绝大多数人都抱着感恩的心,可最好的作品却往往不是在感恩的心下写成的,它需要锋利的凉薄,如利刃破开表面上的和解,直抵最深处的死结。”文学作品往往就是这么写出来的,尽管作家们渴求着美好,但看待世界的目光却往往是孤独荒凉的。前些天《上海堡垒》在成都首发,光棍节的晚上,我在川大文学院做讲座活动,有一个读者问过类似的问题:他说为什么你的角色多半都是孤独的。很多读者和记者也都问过,从我个人对文学的理解,我想文学更适合表达每个人的独立存在,就是独立自我。人有两方面的存在,自我的存在,社会性的存在,那么社会性的存在是否需要表达呢?当然需要,但它有更好的表达方式,比如说,社会学的论著,社会是复杂的、精密的、追求效率的,观察它更多需要的是理性的目光。举个例子,我前段时间在读《乌合之众》,那就是一本社会学的论著,它讲述社会层面的道理,一个社会是怎么存在的,又是怎么运转的,是否有更好的可能性,但文学不同,文学家热爱那些社会角落里的独立个体,他们有时候不全是积极正面的,但我们依旧想要关怀他们,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某个方面上独立甚至孤独的个体,一个孤独的个体当然应该关心另一个,即使你们各有各的孤独。我很喜欢海明威的作品,我觉得海明威的作品里每个英雄都是孤独的,他们在和大海和死亡战斗,其实是在跟自己作战。所以当我在社会的角落里找到某个孤独的人的时候,我会很兴奋,觉得那是特别好的切入点,就像一把热过的刀切开黄油,那是一个切口去表达社会和人的关系。以《龙族》为例,我们很难想象让芬格尔去当一整本书的主角,他看起来太欢乐了,他的孤独隐藏得太深。至于路明非的形象,他实际上比较有共性,我们每个人长到15到18岁,都会经历某种形式的孤独。我小时候就有这种感觉,你忽然意识到自己正在长大,整个社会突然向你碾压过来,高考即将到来,你将变得和别人相似,你将失去自己的独立存在。路明非有句话很能反映我小时候的想法,大意是这样的,“我是不是就这样参加高考,上一所不好不坏的大学,我也找不到我喜欢的女孩。我将来会找一份我不太喜欢但能赚钱的工作,找一个房子,然后呢就跟一个可能愿意跟我结婚的女人过一辈子……”这个时候的这种恐惧感或者说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就是路明非身上很重的印记。至于人气度很高的楚子航,他是一个相对完美的人物,这种人物其实在现实中其实不多,不过我写楚子航的时候,身边有一个原型。那个人只有十二岁,是一个小男孩,他长得非常帅,会打篮球也在练剑道非常严肃认真。他母亲是一个银行的高管,母亲非常善于撒娇,每次对她儿子说:“儿子啊,妈妈工作很辛苦,非常的劳累,你长大了要保护妈妈。”孩子就觉得做自己妈妈非常辛苦,自己应该做一个男人站起来。所以这孩子特别严肃,特别讨厌人家做一些事情——比如说乱丢垃圾,用中文和英文夹杂起来说话。他会站起来反驳你,就说大人你不应该这么做,特别讲礼貌。这种跟人不一样的气质帮助我写出了楚子航,在某种意义上楚子航始终保持着少年的状态,但是又具有成年人的外壳和能力,他是另一种孤独的小孩。上述两个人跟《上海堡垒》里的江洋又不一样。江洋是一个偏社会层面的角色,在社会现实层面会非常直观地看到自我。可以说江洋更像我自己。江洋面临的问题很多都是现实的,他面临的是一个真正的都市的生活。他会说,“我是一个预备役的军人,我从北大毕业,我不得已才加入的军队,我每个月只有块钱,我要想娶一个我爱的女孩,而这个女孩和中校订着婚,我怎么去跟她表达这点呢,你怎么能抛弃你那个生活跟我在一起呢?”他面临很多现实和直接的东西,这种东西有的时候是无奈也无助的。他甚至没有什么办法来解决,所以他最后来了一次直接的爆发,无视将军的命令,跳下飞机去寻找林澜,也算是他的一场热血与温度的迸射。当然,故事结束以后他终于得到一个机会去真正表达他自己,但是已经可能有点来不及。总而言之,书中的人物就像现实中的人,都有孤独感,而孤独感最重要的是它不是一个真正的共性,每个人的孤独感是不一样的,这是一个人类的单独个体在过于庞大繁杂的人类社会中难以找到同类的、极大的空虚。附录:六句话读懂《上海堡垒》●《上海堡垒》是江南全部作品中唯一一部最具个人化的作品,无数细节都是作者本人真实情感、真实成长的写照。●《上海堡垒》里的男主角江洋和《龙族》里的路明非、楚子航一样的热血、任性,但是确实不一样的孤独。●《上海堡垒》同名电影正式启动,将中国作家笔下的末日爱情首次搬上大银幕。●《上海堡垒》的故事讲述了的是外星人进攻地球,上海即将沉没,一群热血青年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故事;它讲的也是在末日来临之前,一群年轻人的爱情、生活以及希望的故事;所以这本书的关键词是:末日、爱情、孤独、科幻、希望,还有遗憾。●《上海堡垒》是江南作品里深度好评率最高的一本,是一本可以直接走入读者内心的书,所有江南的读者都在疯抢这本书。●《上海堡垒》读完了,很多人都学会了发一条短信——好好睡,晚安。江南:“谨以这部作品纪念我在上海生活的旧时光、还有随风而逝的林澜和路依依们。”上杉绘梨衣为什么喜欢路明非?龙族|路明非再废材,也有人帮助他,陈墨瞳再疯浪,也有人爱着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angtxsheji.com/gyhzq/gyhzq/157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