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参考消息”
世界卫生组织在继年4月9日推出了全球首部《丙型肝炎感染者筛查、关护和治疗指南》以后,日前举行了丙肝指南更新大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医院副院长魏来教授代表我国学者参加了会议。
作为我国著名的肝病专家,魏来教授结合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指南原则,以及30多年的临床经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老百姓要了解丙肝多一些,丙肝是可治愈的。要加强对丙肝的筛查识别,高危人群要及时进行筛查,一旦确诊就要接受正规的治疗。
我国约有万丙肝患者
丙肝是我国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也是导致我国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超过1.85亿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约1/3慢性丙肝患者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癌,每年因丙肝而死亡人数达35万。
魏来介绍说,《丙型肝炎感染者筛查、关护和治疗指南》倡导丙肝需要早筛早治,并对丙肝的治疗方案做出了规范和推荐。丙肝的情况在中国同样不容乐观,估计有万名丙肝患者,但目前的筛查率和治疗率低,就诊率不足2%,接受抗病毒治疗者仅约4万人。及早筛查和即刻治疗是改善丙肝防控现状的根本措施。
高危人群要及早筛查
魏来表示,一般患者在染上丙肝后都没有任何症状。感染丙肝的患者,在体检中有三成患者肝功能检验正常,平时也没什么症状;还有部分患者仅出现转氨酶偏高,却被误以为是疲劳、饮酒等引起,并因此耽误了诊断和治疗,有些甚至发展到肝硬化和肝癌才发现。所以,丙肝病毒感染高医院进行筛查。
在我国,丙肝病毒感染高危人群包括:1、年以前接受过输血者和接受器官移植者;2、维持血液透析者;3、共用过注射器者;4、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检查、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5、静脉内注射毒品者;6、艾滋病毒感染者;7、感染了丙肝病毒的母亲所生的婴儿;8、接触过丙肝病毒阳性血液者;9、不安全性行为者;10、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器具进行纹身、穿耳洞、针灸者等。
检测丙肝抗体和丙肝病毒核酸
一般来说,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是2周左右,平均7周。一个人一旦使用了未经严格消毒的器具进行补牙、纹身等,出现有关症状并怀疑丙肝,应该查哪些项目呢?
魏来表示:“以纹身为例,纹身后的1-2周时间里,检测丙肝病毒核酸,而在8-10周的时间里检测,才能检测到丙肝抗体。然而,大多数丙肝患者在感染的急性期没有明显症状,患者可能只出现疲倦、恶心、腹胀等轻微症状,这是因为丙肝病毒会伪装自己的蛋白质外套,使其不易被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并拒之门外,从而躲藏在人体内不断地损害肝脏,这使得50%-80%的丙肝病毒感染患者慢慢发展为慢性丙肝。”
魏来指出,目前全世界出台国家层面的丙肝筛查标准的只有2个国家——中国和美国。我国卫生计生委于去年年底发布了《丙型病毒性肝炎筛查及管理》对丙肝的筛查和管理进行规范指导,明确定义了筛查人群、筛查时间,并要求对筛查出抗体阳性的人群应及时进行丙肝病毒核酸检测,以确认是否感染丙型肝炎病毒。
丙肝没有“携带者”一说
老百姓可能比较了解乙肝携带者,也就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魏来强调,丙肝与乙肝不同,丙肝没有携带者一说,丙肝相应检查有问题,就是感染者。假如仅仅是乙肝表耐源(HBsAg)阳性,转氨酶正常,肝脏病变轻微,可暂不治疗,只要定期随访和观察;但丙肝则恰恰相反,一旦感染,它对肝脏的损害就会持续进行。因此,无论病人有无症状,无论转氨酶是否正常,只要体内携带了丙肝病毒,就应尽快冶疗,不宜拖延。
多数人不知丙肝可治愈
绝大多数患者对丙肝缺乏了解,并不清楚丙肝是可治愈的,在被确诊后,都表现出紧张、焦虑甚至丧失治疗信心等一系列负面情绪。事实上,丙肝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大约有70-80%的丙肝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治愈。
但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丙肝的防治需做到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一旦发现丙肝,患者应当即接受治疗,尽可能缩短诊断到治疗的时间,最大限度降低丙肝给肝脏带来的危害。魏来强调,丙肝越早治疗,其肝硬化肝癌的风险越低,获得治愈的机会更高。如果延误治疗,等到发展成肝硬化肝癌就为时已晚了。
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明确指出,聚乙二醇干扰素α与利巴韦林联合应用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我国临床数据显示,经过联合用药治疗,绝大部分患者可治愈。而这次,世界卫生组织丙肝指南也是呼吁所有慢性丙肝患者包括注射毒品者,均应该进行抗病毒治疗,并强烈推荐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全面替代普通干扰素治疗慢性丙肝,以获得更高的治愈率。
石家庄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山西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