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乙肝大国,肝炎病毒感染者数量以亿计算。医院感染科门前排队的患者络绎不绝,许多人拿到了自己乙肝两对半的结果,看到跟别人不一样,就开始心慌慌,觉得自己得了乙肝,若不马上吃药治疗,病情定会加重,最终得上肝硬化或者肝癌。再加上社会上对乙肝患者的歧视还依然存在,使得患者思想负担重,无法正确和乐观的看待自己的疾病,错过好的管理和治疗时间,疾病自然无法攻克。实际上,有很多人仅仅只是病毒携带者,无需治疗,只需要监测而已,但由于错误的认识,导致心情抑郁,疾病进展,这实在是我们不愿看见的。现在科技和医学的发展十分迅速,不断的有新的检测手段和治疗方法问世,患者不能只依赖于医生来知晓病情,自己通过正确的渠道认识和了解自己的病情,对于疾病管理、心态建立和医患关系的维护都是非常重要的。专家整理了慢乙肝的各种类型及乙肝慢性化的一些因素,希望能够帮助乙肝患者正确的认识自己是哪种类型的感染者,是否需要治疗以及如何来防止乙肝的慢性化。
一、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类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是指既往有过乙型肝炎病史或HBsAg阳性超过6个月,目前HBsAg和(或)乙型肝炎病毒DNA仍为阳性者。这是一个大的概念,根据肝功能损害程度的不同,可以是病毒携带状态,也可以是慢乙肝患者,甚至发展成乙型肝炎肝硬化。
患者只有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慢乙肝感染者,才能够掌握自己的病情,找到最合适的管理措施。
根据HBV感染者的血清学、病毒学、生物化学试验及其他临床和辅助检查结果,可将慢性HBV感染分为4种类型。
1、肝炎病毒携带者
有持续的HBV感染,但无明显的肝坏死组织炎症改变,临床上无明显症状。包括两种疾病状态:a)患者处于HBV感染自然病程的免疫耐受期,年龄较轻,HBVDNA处于较高水平常高于拷贝/mL,HBeAg阳性。b)患者处于自然病程中的非复制期或低复制期,HBVDNA处于低水平或检测不出,有HBeAg血清学转换,ALT正常病情稳定,此阶段病毒可能发生前C区和C区启动子的变异,成为HBeAg阴性慢性乙肝。此阶段要警惕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携带者分为两类:
①慢性HBV携带者
血清HBsAg和HBVDNA阳性,HBeAg或抗-HBe阳性,但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ALT和AST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这类人群需要定期监测,一旦发病随时开始治疗。
②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血清HBsAg阳性、HBeAg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HBVDNA低于最低检测限,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ALT均在正常范围。肝活检显示病变轻微。这类人群一般情况不会发病,也不需要治疗。但是监测仍然不可少,不要以为万事大吉就掉以轻心。
2、慢性乙型肝炎
可分为HBeAg阳性慢性乙肝和HBeAg阴性慢性乙肝。
①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HBsAg、HBVDNA和HBeAg阳性,抗-HBe阴性,血清ALT持续或反复升高,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俗称“大三阳”慢性乙肝。
②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HBsAg和HBVDNA阳性,HBeAg持续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血清ALT持续或反复异常,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包括了俗称“小二阳”和“小三阳”的慢乙肝患者。
这两类患者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
3、乙型肝炎肝硬化
慢乙肝患者如果未进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则有可能发展成为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代偿期肝硬化(早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晚期)。此类病人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①代偿期肝硬化
一般属Child-PughA级。主要靠肝穿刺活检来诊断,可有轻度乏力、食欲减退或腹胀症状,ALT和AST可异常,但尚无明显肝功能失代偿表现。可有门静脉高压征,如脾功能亢进及轻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但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无腹水和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②失代偿期肝硬化
一般属Child-PughB、C级。肝功能和门脉高压进一步恶化,不足以满足人体的基本生理需求,即进入失代偿期。一般肝功能较差,患者常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腹水等严重并发症。
4、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HBsAg阴性,但血清和(或)肝组织中HBVDNA阳性,并有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患者可伴有血清抗-HBs、抗-HBe和(或)抗-HBc阳性。另约20%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除HBVDNA阳性外,其余HBV血清学标志均为阴性。此类型两对半表现不典型,常常被漏诊,表现隐匿。
诊断需排除其他病毒及非病毒因素引起的肝损伤。必要时进行肝活检,最终明确诊断。
若您无时间浏览,专家悉心为您整理为快速阅读图表:
二、乙肝两对半解析很多患者看到自己的两对半结果,看到表抗阳性了,就觉得完了,得了乙肝。乙肝两对半仅仅是从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的角度初步判断病情,而全面正确的进行病情诊断还需要肝功能检测,有时甚至还需要进行肝活检。
肝霖君在此对常见的九种两对半结果做了初步临床意义的解释,切记只是初步诊断,请您一定结合肝功能检测来做病情详细分析。
三、乙肝慢性化我们知道,在围产期和婴幼儿时期感染HBV者中,分别有90%和25%~30%将发展成慢性感染。在青少年和成人期感染HBV者中,仅5%~10%发展成慢性,一般无免疫耐受期。
关于乙肝慢性化的研究相对较少,机制也未充分明了。许多因素都被证明与乙肝慢性化相关,包括病毒本身,环境因素,宿主因素等等。甘霖君整理了一些已有报道,与大家分享。
1、与宿主遗传性特征有关
已有相当一部分文献证明,宿主的遗传变异与乙肝的慢性化有着密切的关系。IFN-gamma,TNF,ER-alpha,vitaminD受体,甘露糖结合蛋白,CTLA-4,HLA的多态性都与乙肝慢性化有关,但是许多研究都只是基于一部分人群的单一验证,可能不同国家人群的研究结果都有差异。有少数基于GWAS的研究也未能找出强的相关因子。最近有GWAS验证HLA-DP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慢性化相关。
2、与宿主的免疫状态有关
有证据表明,免疫耐受、免疫抑制以及宿主免疫状态的紊乱都与乙肝的慢性化有明显关系。因此有如下慢性化相关因素:
a)与是否合并感染其他疾病有关。例如麻风病患者、唐氏综合症患者等免疫抑制状态能促进乙肝的慢性化。
b)与发病年龄有关。婴幼儿时期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因此容易形成慢性化。而成人的免疫系统健全后,慢性化的几率也明显降低。
c)与治疗不当有关。许多急性乙肝患者急于治疗,未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或是迟迟不治疗,会打破宿主的免疫平衡,导致疾病进展。
d)与细胞因子有关。这个是更趋于微观的因素。有文献报道HBV感染会使得机体分泌的TNF,IL-2R,IL–6,IL–8增加,导致宿主内免疫调节功能紊乱。这些可能与乙肝慢性化有关。
对于患者来说,无法改变自身遗传特性,因此维持自身良好的免疫状态就十分重要了。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休息,选择正确有效的治疗方式都是患者应该坚持的。
希望患者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慢乙肝情况,找到最适合的管理和治疗方法。回复数字:1可以更多了解消化内科简介,回复数字:2可以更多了解消化内科专家介绍、坐诊时间和联系方式========欢迎您中科UM-D北京哪能治好女性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