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体检报告出来了,“为什么我会得脂肪肝?”“我平时吃得很清淡,而且也不胖,怎么会得脂肪肝?”“脂肪肝要不要吃药?”
相信,以上的疑问会引起很多朋友的共鸣。近年来,随着医疗检查手段的不断进步,现代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逐渐改变,脂肪肝的流行已日趋全球化,脂肪肝的患病率不但高居不下,而且呈增长态势,年轻化趋势明显,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
今天我们邀请《世医堂.家有大中医》
罗占君主任
来给我们聊聊脂肪肝的日常预防和养护
哪些人易患脂肪肝1.腹型肥胖
腹型肥胖换句话说就是“肚子大”、有“啤酒肚”的人。医学研究表明,肥胖常常合并代谢性疾病,而脂肪肝很可能是脂肪代谢异常的结果。
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值得庆幸的是,在肥胖朋友的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会相对减少甚至消失。
2.长期或者大量饮酒
长期酗酒或短时间内大量饮酒会导致酒精性脂肪肝,俗称“酒精肝”。饮酒后,酒精需要经过肝脏降解,其分解产物对肝细胞有明显的毒性,早期的肝损伤就可能表现为酒精性脂肪肝。
持续的酒精损害,还会导致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异常等,重症患者可以有腹水和腿肿的症状,肝癌的风险也大大提高。因此,饮酒多且有脂肪肝的朋友,尽早戒酒和及时就医是非常有必要的。
3.吃得少、吃得偏
脂肪肝按字面意思,给人感觉就是“胖子病”。其实不然,肝脏是脂肪储存的“枢纽”,长期营养不良的人体内缺乏蛋白质,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不能合成载脂蛋白,肝脏中的载脂蛋白是用来向外“搬运”多余的脂肪,蛋白质不足的话,脂肪就可能堆积在肝脏,形成脂肪肝。
所以说,长期营养不良、过度节食减肥、单纯吃得清淡的人不代表不会得脂肪肝,均衡膳食最重要。
4.药物等其他原因
部分药物可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导致脂肪肝,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胺碘酮等。如果不得不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医生会建议定期复查肝功能,以便及时调整药物方案。
此外,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丙型肝炎,病人若过分限制活动,又进食很多高糖、高热量饮食,肝细胞脂肪易堆积,在早期也可能表现为脂肪肝。
脂肪肝的表现轻度脂肪肝经常没有明显的不舒服,早期可能只是单纯感觉疲乏,渐渐出现发热、出虚汗、口苦、拉肚子、便秘等症状。不少人都是在体检做了腹部超声后,才偶然发现自己得了脂肪肝。
中、重度脂肪肝可有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比如说不想吃饭、没有力气、疲倦、恶心呕吐、右上腹隐痛等,部分病人还会感觉肚子发胀。
而且脂肪肝是由不良的生活方式、感染等因素导致的,这一人群也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等疾病的高危人群。患有这些疾病的朋友也要警惕自己的肝脏。
得了脂肪肝该如何运动?
《世医堂.家有大中医》
罗占君主任建议
每周至少坚持4次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总锻炼时间不小于分钟),如慢跑、游泳、打羽毛球、瑜伽等运动。可根据自己体质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约上三五好友,从较小的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逐步增加到适当的运动量,以加强体内脂肪的消耗。
专家提醒:切忌为了“锻炼”而锻炼,要参考标准的运动方式,调节自己的呼吸节奏,运动过度反而适得其反,损伤关节和肌肉。
锻炼的时候切忌操之过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既然脂肪肝是日积月累的结果,那么体育锻炼就应该贵在坚持,持之以恒。
罗占君主任介绍说,
常吃以下8种食物,
有利于脂肪肝的治疗
1、燕麦可降低血清胆固酸、甘油三酯。
2、玉米含丰富的钙、硒、卵磷脂、维生素E等,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3、海带含丰富的牛磺酸,可降低血及胆汗中的胆固醇;食物纤维褐藻酸,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吸收,促进其排泄。
4、大蒜含硫化物的混合物,可减少血中胆固醇,阻止血栓形成,有助于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含量。
5、苹果含有丰富的钾,可排出体内多余的钾盐,维持正常的血压。
6、牛奶因含有较多的钙质,能抑制人体内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可减少人体内胆固醇的吸收。
7、洋葱不仅具有杀菌功能,还可降低人体血脂,防止动脉硬化;可激活纤维蛋白的活性成分,能有效地防止血管内血栓的形成;前列腺素A对人体也有较好的降压作用。
8、甘薯能中和体内因过多食用肉食和蛋类所产生过多的酸,保持人体酸碱平衡。能吸收胃肠中较多的水分,润滑消化道,起通便作用,并可将肠道内过多的脂肪、糖、毒素排出体外,起到降脂作用。
除了要多吃上述8种食物外,
专家还特别推荐3个脂肪肝食疗小妙方
1、芹菜黄豆汤:鲜芹菜克,洗净切成片,黄豆20克(先用水泡胀),锅内加水适量黄豆与芹菜同煮熟,吃豆吃菜喝汤,一日一次,连服三个月。
2、绿茶:每天上下午各用绿茶10克,开水浸泡后坚持饮用。
3、海带绞股蓝汤:海带50克,洗净切丝,绞股蓝50克,泽泻20克,草决明20克,生山楂30克,加水适量煎服,一日一剂连用3-6个月。
治病防病,养生之道最权威医学专家现场教学
把健康、快乐
带到您身边!
《世医堂?家有大中医》
想要报名或咨询的观众可以加白癜风是怎么引起的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angtxsheji.com/gyhzq/7217.html